傳承農業文化遺產 服務鄉去九宮格共享村全面振興_中國網

農業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在與自然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出來、賴以生存并流傳至今的農業復合系統,是保護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包含畜牧、林草、漁獵文化)、推動1對1教學鄉村文化資源轉化創新利用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協調發展進步,農業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逐漸被認識。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迄今為止,我國已有22項農業文化遺產入選,數量居各國之首。自2012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先后認定了七批共18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些遺產歷史悠久、類型眾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具備活態性、復合性、適用性、多功能性等多種屬性,具有保障供給、就業增收、保護環境、傳承文化等多重價值,能夠為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作出積極貢獻。

農業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農耕文化基因,加強保護傳承是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賡續至今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上萬年的悠久歷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炎黃子孫在華夏大地這片熱土上創造了上下五千年輝煌絢麗的偉大文明,農耕文明在底蘊厚重的中華文明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中華民族的生存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先民篳路藍縷開拓創新,傳承發展形成了色彩繽紛、燦若星河的物質和精神遺產,農業文化遺產無疑是這個大家庭里的一朵亮麗奇葩。農業文化遺產蘊含的天人合一、三才統籌、民胞物與、巧循自然、崇根尚祖、家國情懷、精耕細作、安土重遷、種養三宜、萬物并育、順時守則、趨利避害、團結協作、休戚與共、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因地制宜、和諧包容、承前啟后、薪火相傳、勤勞節儉、務實進取、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孝老愛幼、親仁厚德、誠信重禮、守望相助、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農耕思想,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基礎,銘刻著中華文化的鮮明印記,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如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保留的洛薩節、香浪節等傳統節慶,傳承著甘南藏族人民的文化和信仰。陜西漢陰鳳堰稻作梯田系統以農業為基礎,在南北方文化交匯中構建的禮儀規范和文化習俗,一直潛移默化影響著當地百姓的行為處事方式。云南騰沖檳榔江水牛養殖系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藥用文化、加工文化和農耕文化習俗。這些鄉土倫理、禮俗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增強了鄉村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維系著鄉村社會和諧穩定,鑄就了鄉村的根和魂。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對于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淳化鄉風民風和堅定文化自信,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價寶藏。

農業文化遺產包含的豐富資源為鄉村全面振興賦予重要動能。農業文化遺產保存著大量珍稀的傳統種質資源、精湛的傳統耕作技藝、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獨特的生態文化景觀等,呈現出地域多樣、植根鄉土、歷史傳承、民族舞蹈教室融合等多重特性,不僅有助于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發展,還可服務于休閑觀光、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業態發展,帶動農民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如四川美姑苦蕎栽培系統所在的涼山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集地,也是我國苦蕎的起源地,民族風情濃郁,種質資源豐富,農文旅產業融合開發潛力巨大。湖南永時租會議順油茶林農復合系統藏于大山深處,優質的農產品、優良的自然生態、優越的人文環境成為促進當地發展的重要優勢。云南普洱古茶園瑜伽教室與茶文化系統以古茶樹資源、古茶園生態、相關傳統知識應用和普洱茶文化開發為核心,大力培育茶品牌和市場空間,綜合效益顯著。科學合理開發農業文化遺產的豐富資源,對于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拓展農業新功能、發展鄉村新業態,賦能特色產業、撬動“美麗經濟”,都是不可替代的動力源泉。要實施好“農遺良品”培育計劃,依托農遺地特有種質資源、傳統文化習俗和優美鄉村景觀,大力開發特色農產品加工、農業文創產品、手工藝品制作等,充分挖掘農耕文化的獨特內涵和精神價值,促進種養產業、文化產業、休閑產業、康養產業、文旅產業和研學活動等各類富民產業發展,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農遺品牌。尤其要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繁榮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促進農文旅融合,增加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培育鄉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城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農業文化遺產踐行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對農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中華農耕文明歷經上萬年經久不衰,持續支撐著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使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古國,主要得益于中華先民將山水林田湖草沙視為生命有機體,聚族而居、精耕細作、家國同構、互利共生,實現了人與自然長期和合共處小班教學永續發展。如云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依山開田、刻木分水、自流灌溉,合小樹屋理調配資源,形成了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生態循環系統,千百年來維持了稻田生物多樣性、自流灌溉和農林復合系統的生態平衡。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巧妙利用生物之間的共生關系,實現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利用森林資源科學發展食用菌產業,創造和發展了以林—菇共育技術為核心的森林保育、菌菇栽培、農業生產有機融合的山地農林復合生產系統,形成了森林、梯田、村寨和河流相互協同、結構合理的土地利用類型和生態景觀。農業文化遺產來自民間、來自鄉土、來自實踐,農業的多種功能在其中得到充分體現。隨著綠色、循環、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這些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以及先進理念,可以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可資利用的寶貴資源。要加快現代科技的應用,大力倡導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現代農業,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養成健康、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和生產方式,要采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方法,探索農村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新型農村清潔模式,使農業這個人類最古老的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農業文化遺產彰顯的農耕智慧對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農業文化遺產大都分布在偏遠的灘涂、山地、高原等區域,缺乏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先天條件。長期以來,為了更好地尊重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中華先民堅持因地制宜、順勢而為、擇善而從,通過趣時耕牧、辨土肥田、多種經營等方式,將鹽堿地、干旱地、低洼地、山坡地等改造為適宜農業發展的良田沃土。如天津津南小站稻種植系統總結出的“開挖毛渠、灌排分開、拉荒洗堿”鹽堿治理辦法,至今仍在使用。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地處低洼的珠江入海口,通過修堤建圍、挖塘筑基,形成的池塘養魚、塘基種植生產模式,已傳承了600多年。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將數千年農耕實踐經驗總結凝練,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農業文化,從建立種質資源基因庫到建設博物館和主題公園,從科學種植到標準化精深加工,從打造品牌到發展農業旅游產業,全方位推動小米產業做大做強。這些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歸納出來的農耕智慧,帶著厚重歷史文化和泥土的馨香,都是農耕文明的精髓。深入挖掘并用好這些智慧結晶,對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著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要注意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手段,從戰略上加強宏觀謀劃和頂層設計,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數字化綜合創新平臺,統籌用好資源優勢,進一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科技等多元價值,加快構建以保護傳承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培育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在遺產地舉辦各種交流活動,講好農遺故事,宣傳鄉村文化和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與意義,推介遺產地優質特色農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秉持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始終遵循“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瑜伽教室承”的原則,加強部門間和社會各界協同合作,持續強化投入保障,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掌握農業文化遺產歷史、種類、規模、分布和現狀,科學九宮格規范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多種功能和多元價值,在保護傳承中拓展內涵和外延,豐富完善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體系,促進農業文化遺產地全面發展。要發揮好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堅持農民所有、所用、所享,吸引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學術研究、價值挖掘和科普教育等工作,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農業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不斷開發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拓寬共同富裕路徑、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